系列文章:

  1. 神话历史系列:月球(一)月球就是古天宫,真正的人造卫星
  2. 神话历史系列:月球天宫的神话对应(二)
  3. 神话历史系列:月球天宫的神话对应(三)
  4. 神话历史系列:太阳系(一)小世界
  5. 神话历史系列:远古时期的天宫、天界以及天人
  6. 神话历史系列:太阳系(二)被精心设计的特殊太阳系
  7. 神话历史系列:太阳系(三)太阳的“孪生同胞”太阴
  8. 神话历史系列:史前星际战争的痕迹
  9. 神话历史系列:“行星大爆炸和宇宙战争”假说
  10. 神话历史系列:救世降魔神话(一)
  11. 神话历史系列:救世降魔神话(二)
  12. 神话历史系列:救世降魔神话(三)

小世界是佛教术语,在大海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四方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庐洲,由一日月所照的范围为一世界。

以前知乎上有个问题:佛经中说的“四大部洲”以及“须弥山”是宇宙中的哪里?

首先上结论:就在太阳系啦!

每次看到下面这个图,我都不明白,这不就是太阳系嘛,为何人们会看不出来?被一些细节蒙蔽了,流传的过程中信息是被扭曲的,而且我认为释迦摩尼即使真正看到了,描述不出来的情况也是有的。毕竟当时的语言很难解释清楚一些概念。

要了解印度的宇宙观,要看吠陀和佛教经典《世纪经》等等。《世纪经》有四个翻译成中文的版本,内容基本差不多,《世纪经》、《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

古印度的《吠陀》保存有不少上古的知识,是那些往返于星际的天人传下的,涉及到不少我们现在还搞不清楚的星际高科技,不过流传太久了,加上宗教的扭曲,描述上变的莫名其妙,所以我们先把宗教的描述放到一边,只提取关键点。

一、我们所在的是婆娑世界,是一个很大的平的圆盘,中心是“须弥山”,一个巨大的长柱形,两头大,中间小,呈漏斗形。

图为星系磁场

解释说明:所谓的“平的圆盘”指的是行星盘,而“须弥山”指的是磁场模型的部分,一个星系就是一个立体旋涡,所流者非是水,而是虚空磁引力场(等离子体流体),自然呈漏斗形。


二、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也有说九大山)、八大海,依此交替排列,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

太阳系模型图

解释说明:说白了,就是太阳星系图。

八大山就是太阳系内八行星。

何为山?在上古,山指代星球,海指代虚空(星尘大海),非古印度一家如此,人类上古大都如此,中国的不周山、昆仑山,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众神之山等,都指的是星球,而且上面都有所谓的“神”。你们用这个去解读,方能了解上古神话的真义,那是真实的远古历史。

八大海自然就是行星之间的虚空。

何为海?虚空之海,非真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讲,是等离子体流体。这些虚空之海是在转运着的,“山”不过浮在“海”之中。


三、“须弥山”四方各有“四大洲”,《佛经》称为:东胜神洲、北俱卢洲、阎浮提(南赡部洲)、西牛贺洲。除四大部洲之外,有铁围山 ,周匝如轮,故名。铁围山有大小之分,小铁围山包围着“四大洲”,大铁围山包围着“八山八海”。小铁围山和大铁围山中间这个区域,日月照耀不到,是完全黑暗的。传说中的地狱在这个区域。“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

太阳系行星排列

解释说明:

**小铁围山对应是太阳系小行星带,而小铁围山包围的四大洲,对应的就是太阳系小行星带圈内的四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而地球就是南赡部洲,看来写书的看的图,是将这四个星球排列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大铁围山对应是太阳系柯伊伯带(或许包括奥尔特星云),所谓的八山就是太阳系八大星系,此一小世界被称为“须弥世界”,相当于一个“太阳系”。

至于小铁围山和大铁围山中间这个区域,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之所以说“日月照耀不到”,这是因为这四个星确实光照很少。木星的光照程度只有地球的三十分之一,土星为八十分之一,天王星甚至达到三百分之一,而离太阳最远的那些星体,如1845年发现的海王星,光照程度只有地球的九百分之一。而且这还是理论值,实际值更惨。

至于说“完全黑暗”,这就很有说法了,知道“引力透镜效应”吗?说实在的,我更喜欢叫它“磁泡透镜”,总而言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放大镜,光线通过时会发生偏折。

每个星球都有他的引力场(我叫它“磁泡”),都是天然的“透镜”,会聚光呈像,而焦点光斑就是在星体周围,所以,当你走出焦点范围之外,你是看不到任何星光的(想想放大镜焦点光斑之外,是不是很昏暗)。这就是为什么“在地面上能够看到星空,在太空中却看不到”的真正原因。

航天员之所以看外太空遭“巨大心理打击”,就是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样,只能看到太阳,太阳之外一片黑暗。这也是西方阴谋论中说“星空”是伪造的,是“类似好莱坞大片的那种投影”,“太阳系以外的都是假象”,“人类被外星人控制了”,这里是“黑客帝国”,是“楚门的世界”等,这些是完全不明白道理所导致的,当然这也和照相机曝光问题无关,地球附近的可能有关,这要看你的位置。

如果还不明白,就把上面的放大镜聚光呈像的例子好好想想,把自己想像成二维生物,放大镜在你的上方,你生活在聚光呈像的范围内,当你跑出去范围(飞上太空),发现一片黑暗,完全看不到星星,你奇怪吗?当然奇怪,为什么光线不通过我?若通过了,为何我看不到?若不通过,那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又是什么,假象吗?

**低维度真的很难想像高维度的情景,而且光的本质被现代科学有意误导了,我们能看到的是一种以太横波,是表面波,是星体发射的以太纵波和地球大气磁层相干涉下导致的产物,以太纵波是高维的,我们看不到。**当然,这个解释是有欠缺的,维度的概念缺乏准确性定义,不过比较好理解。

其实,波本身无所谓纵波、横波,可以理解为球面的,哪里有空,我传哪里,介质是什么形状,他跟着传播就是了,非要较真的话,那就是纵波,只不过在介质表面(或不同介质之间)一般表现为横波。

大家把星空当作卫星,他们都在放着自己的广播,广播信号也是看不到的,地面上可以免费收看“广场的广告大屏电视”,离开那个地方,你需要自己搞个“电视”,才能看“电影”,其中的关键在于信号的处理和显示

那为何太阳光可以?因为我们的眼睛本身就是为看见阳光而设计的,什么是可见光,就是太阳光,自带信号处理器,不需要中转,地球其实过滤了一些紫外线,但还是能看见的。

好吧,我们回到正题,太阳系也差不多这个情况,小行星带以外,基本就看不到星光了,所以是“完全黑暗”。

如果要验证我的说法,嗯,除了刘洋说漏了,其他人的口还比较紧,裁人航天的方式不行。这样吧,我出其他几个验证方式:

验证一:昏暗区是有限度的,当航天器出了地球的引力场范围,就可以重新看到星空了,这种过程应该是有一层类似“膜”的东西(所以我将其称作“磁泡膜”),航天器会有一定的角度偏折需要修正,就像是上坡完后接下来走的是平地一样,需要“换档”修正。

验证二: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以外,基本就看不到星光,而出了太阳系的"日光层",就会再次看到星空。

验证三:在太空中模拟大气层,要足够大,足够真实,就可以,或者说,我们开发一个装置,能接受以太纵光的信号,显示成星空图像。

一台最基本的卫星电视接收机,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调谐器、中频放大与解调器、信号处理器、伴音信号解调器、前面板指示器、电源电路。以目前的科技,其实可以在头盔搞定的,只是科技方向和基础理论限制了人类的思想,这是有人故意设计的“心障”。


题外话:

两山之间,极大黑暗无有光明,日月有如是大威神大力大德,不能照彼令见光明。诸比丘!于两山间,有八大地狱。

这有意思,大名鼎鼎的“地狱”。

传说中,阿鼻地狱是地狱中最苦最恐怖的地方,被形容为“铁围山”,因为它被一座巨大的铁山所围绕,没有任何出口,使得地狱中的罪人永世不得超生。

嗯,怎么说呢?懂得多了,敬畏就会少很多,某种意义上不是好事。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对人类来说,确实是绝境,但人类到现在连附近的火星都没登上呢。

至于说灵魂会去,嗯,轮回不是这么玩的。

灵者从火从光,可以认为是一种电磁场,说等离子体更准确一些(所以葬礼会烧纸钱等物,不然他们用不了,最有效的是香火和人本身的思念),用中国传统术语,就是那一口“炁”(气)。大多数人死,松掉那口“炁”,灵肉分离,骨肉入土,回归大地,灵“炁”入天,回归虚空,都是一滴水回到了海洋(这是佛陀自己的说法,当然唯识学里讲得比较复杂),不理解的话,就是自身的电磁场回归到了地球的电磁场。“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中国古代所说的“魂魄”理论基本上就是这样。

当然,这其中是有个“注销”过程的,关机关不掉被程序(极度的执念)卡死的情况是有的,但说是“注销”不掉,就会被抓到天边之外的另一个星球上受苦,没这种道理。

不知道是从哪里抄录的,早期的佛教是没有的。不过其原型应该是印度神话,上面那四个大行星上的天人,因为犯下大罪而被惩罚受苦,为其行为赎罪,这个后面再提,我们回到主题。


四、古印度人设想的“七山七水”的精确的尺寸: “七金山”高度与“七海水”的宽度如下(单位是“由旬”):双持山42000、持轴山21000、担木山12000、善见山6000、马耳山3000、障碍山1200、持地山600。七海的宽度与此类似,不用多讲。

大家会发现:明显地运用了倍数。其实,太阳系的行星轨道间距确实有特殊的规律——提丢斯-波得定则(PS:其他星系就不是这样啦其他星系就不是这样啦!其他星系就不是这样啦!)

提丢斯-波得定则(Titius Bode Law)是一套纯粹的经验关系,它起源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为了说明它,我们首先给出如下一串数列:

0,3,6,12,24,48,96,192,……

这串数列的规律很简单:除了前两个数字0和3以外,后面的数字依次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之后,我们为每一个数字加4,得到一串新数列:

4,7,10,16,28,52,100,196,……

再全部除以10,得到:

0.4,0.7,1.0,1.6,2.8,5.2,10.0,19.6,……

如果你去查一下太阳系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以天文单位AU为单位),你会得到水星为0.39,金星为0.72,地球是1(这是显然的,AU就是以日地距离为单位),火星是1.52,小行星带散布于2.17到3.64之间,均值为2.9,木星是5.20,土星是9.54,天王星是19.18……与上面数列的误差均在百分之五以内

构造这种“类提丢斯数列”的出发点往往是一组等比数列,其公比是2或者3。这意味着,在提丢斯—波得定则所刻画的卫星或行星系统中,相邻两个成员间的轨道半径有个近似的等比关系(比如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差不多是火星的两倍,土星又是木星的两倍,等等)。大家不妨回忆下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本质上是个指数函数。

另一方面,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个与行星无关的常数。因此,受提丢斯—波得定则约束的行星系统,其任意两个成员之间的公转周期之比都不太可能是有理数,自然也就不存在轨道共振关系。

不过,真正的逻辑应该是反过来的,即,太阳系早期的数个大行星胚胎在公转过程中相互影响,主要是依靠轨道共振相互推挤,逐渐清空了共振轨道附近的小天体,最后只留下了在提丢斯数列所指示的位置附近的大行星候选者。

照此看来,提丢斯-波得定则存在反例就不奇怪了,**因为它并非脱胎于某个严格的物理定律,说到底也只是解决轨道共振不稳定性的一个方案而已。**换句话说,只要各大行星间的轨道不存在共振,当前的布局就能稳定存在下去,不一定非要严格遵循定则所指示的位置。

对,这就是个特殊的临时方案而已。


五、《起世经》云:诸比丘,世界中间,复有诸风,名曰热恼。诸比丘,彼等诸风,若来至此四洲界者,此四洲界所有众生,生者住者,一切身分,悉皆散坏消灭无余。…但以内铁围山、大铁围山二山所障,是故彼风不来到此。

…复次诸比丘,世界中间,更有大风,名僧伽多。诸比丘,彼风若来至此世界,则此世界四种大洲及八万四千诸余小洲,并余大山,须弥山王,悉能吹举,去地或高一俱卢奢。举已能令分散破坏。乃至二三四五六七俱卢奢。既擎举已,悉能令其星散破坏。乃至擎举高一由旬,星散破坏…譬如壮夫手把麦麨,把已高举,末令粉碎,于虚空中,分散弃掷,令无遗余。

我将其翻译成现代科学语言:

所谓的“热恼”之风,不过是宇宙辐射流,若不是受到太阳磁场与太阳风的阻碍,太阳内部所有生命将不复存在。而且每经过一层行星轨道,射线就会被削弱一次,到地球时就所剩无几了。

目前我们受到的宇宙射线有两类:银河宇宙射线(银河风)和太阳宇宙射线(太阳风)。

所谓太阳宇宙射线(太阳风),就是大量热电粒子不断从太阳中涌出,使整个太阳系遭受辐射,偶尔会轰炸到周围的行星,使任何一颗没有大气层遮蔽的星球都不可能有生命。从字面和比喻意义上讲,太阳风会吹死。但是,正如来自太阳系边缘的新观测所揭示的,它还能保护它所触及的一切,使其免受星际空间更具破坏性的力量的伤害。

当太阳风向外流数十亿公里时,它创造了一个围绕我们整个太阳系的能量泡沫。在这个泡沫的边缘,太阳风最终与穿过星际空间的强大的宇宙射线碰撞,有一道热而厚的等离子体墙,叫做"日光层"。这个宇宙边界距离太阳大约120AU,它有助于偏转和稀释遥远恒星和天体爆炸释放的强大辐射。该防护罩阻止了约70%的宇宙辐射侵入太阳系。相对而言,不受在星际空间飞行宇宙射线的蹂躏。

宇宙中的太阳系

对抗“银河风”的“太阳风”

宇宙辐射主要包括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中子射线。这些射线具有高能量和高穿透力,在穿越人体时可以损伤细胞和组织。例如,伽马射线能够直接破坏DNA分子,导致基因突变和肿瘤形成。实际上,宇航员在长时间航天任务中长期暴露在宇宙辐射下,他们的癌症风险比地面人群高出很多倍。

绝大多数宇宙射线被“太阳风”阻挡在外,能穿过层层阻拦,最终轰击地球表面的,是极少数。

地球被磁场屏蔽,磁场使带电粒子在两极间反弹,形成由高能电子和高能质子组成的两个巨大的甜甜圈形状的带。地球磁层偏转宇宙射线并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耀斑的伤害。所以,宇宙辐射确实会触及我们,但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就像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其他低水平辐射一样。

至于所谓的大风“僧伽多”,应该是银河星系的上级单位——拉尼亚凯亚的超星系团,这里的星系辐射流能把行星,甚至太阳给吹散成粒子流。嘛,研究这个级别的科学家,现在全世界都没多少。


其他的看不懂没关系,不要强求。

这一章只是铺垫,下一章我会说明,为何如今的太阳系只是“临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