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1. 神话历史系列:月球(一)月球就是古天宫,真正的人造卫星
  2. 神话历史系列:月球天宫的神话对应(二)
  3. 神话历史系列:月球天宫的神话对应(三)
  4. 神话历史系列:太阳系(一)小世界
  5. 神话历史系列:远古时期的天宫、天界以及天人
  6. 神话历史系列:太阳系(二)被精心设计的特殊太阳系
  7. 神话历史系列:太阳系(三)太阳的“孪生同胞”太阴
  8. 神话历史系列:史前星际战争的痕迹
  9. 神话历史系列:“行星大爆炸和宇宙战争”假说
  10. 神话历史系列:救世降魔神话(一)
  11. 神话历史系列:救世降魔神话(二)
  12. 神话历史系列:救世降魔神话(三)

科学史上的“行星大爆炸和宇宙战争”假说(引述相关资料为主)

在《神话历史系列:太阳系(二)被精心设计的特殊太阳系》一文中所提到过的“马尔戴克行星”爆炸的故事,

18世纪的天文学家们们曾经根据“提丢斯-波得”公式,认定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有一颗行星存在,并且还把它命名为“马尔戴克行星”,这里成了天文学家们的重点观测区域。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在这个本该属于马尔戴克行星的运行轨迹内,发现的是许许多多小行星,天文学家命名为小行星带。

根据NASA官方网站,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数量超过100万,目前可确定的数量为:1,113,527,如果把这些小行星加起来,其总质量略低于月亮,并且绝大部分小行星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这里没有一颗行星?而只是碎石呢?有人解释说因为外面的木星质量太大、引力太大,而影响了这些碎石形成一颗行星,可是水星距离太阳只有0.4个天文单位,都能形成一颗完整的行星,而小行星带距离木星有大约2.4个天文单位,是水星到太阳的6倍那么远,而木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千分之一,怎么可能影响这些碎石形成行星呢?

1802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提出“爆炸说”这一理论,他认为这些小行星并非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一颗大行星的爆炸产物。如果是这样的话,相信这颗爆炸的行星可能并不比地球小很多,因为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爆炸后的碎片,也就是只是爆炸后的残骸,绝大部分是在核爆炸中气化了,还有一部分碎块在巨大力量下飞出了其运行轨道,有些在漫长的岁月中偏离了运行轨道,降落到其它星球上去了。

那么,又是什么使这颗行星发生了爆炸呢?火星男孩波力斯卡金星人奥妮克,他们都讲起在自己的星球上曾有过高度的文明,也有科学家认为核战争摧毁了火星的大气层,而金星也又可能是因为核战争造成突然岩浆喷发将二氧化碳带入大气中,温室效应造成金星表面的水完全蒸发,难道太阳系内真的发生了星际大战?马尔戴克星难道也是因此消失的?既然有金星人和火星人,那么马尔戴克星是否也曾经有过生命呢?

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小行星上竟然含有水分,2008年10月,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坠落到地球,经过大气层摩擦燃烧后,陨石碎片落在了苏丹努比亚沙漠,科学家把这颗坠落的小行星命名为2008TC3,研究人员收集了600多颗陨石碎片,总重约为10.5公斤,其中一块陨石碎片仅重50毫克,可是结果却极度令人震惊,发表在《自然天文学》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说,在抛光碎片并使用红外线显微镜检查其成分时,发现这块碎片里面含有水,根据推算,这颗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很有可能含有大量水。如果有水,就很可能曾经有过生命,消失的马尔戴克行星上,也许有过生命,这些生命可能毁于爆炸之中。

后来,加拿大天文学家迈克尔·欧文登(Michael Ovenden)在1972年发掘并修改了波得定则,“行星大爆炸假说”重获新生。欧文登提出一个比原来的“波得一提丢斯定则”更复杂的数学公式,该公式不仅能“预测行星的间隔”,还能“预测它们的主要卫星的间隔”,而且,它的功用还远不止如此。

加拿大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天文系的天文学家迈克尔‧欧文登教授,花费了25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些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太阳系的小行星带确实是由一颗行星爆炸而形成的,而这个爆炸并不简单。欧文登教授认为,小行星们和陨石必定自来于一块大的整体,因为它们形成了一种很复杂的结晶结构,这种晶体只有在几百万极其慢的冷却过程中才可能形成,这个大的整体的直径至少有几百英里到几千英里

他研究发现,许多陨石是磁化了的,就像是它们曾处于一颗旋转的大行星磁力场中一样,而且,大多数含铁的陨石中示现出受到过几十倍的宇宙射线的辐射,分明是行星爆炸时的热核辐射而形成的,欧文登教授认为,只有热核爆炸才能产生极高的温度在小行星和陨石的表面形成很多玻璃状的熔化过的岩石和金属球体,也就是说是智慧生物引起了这一行星的爆炸。

研究人员创建了6,000个模拟来观察太阳系,得出了的结论认为:这颗失踪的冰巨星,位于土星和天王星之间,性质应该类似于天王星和海王星。该模型还表明:天王星和海王星原来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运行轨道,是由于这颗失踪的冰巨星和柯伊柏带的影响才到了现在的位置。

而这也能解释困扰天文学家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天王星的“姿势”和其它的行星不一样,其它的行星都是“站立”在黄道上,就是说它们的自转轴几乎与黄道面垂直,而天王星的自转轴却是和黄道面平行,它是“躺着”在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的,这表明它在很久以前受到了一颗质量相当于地球好几倍的行星的撞击。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马特‧克莱门特在一份声明中说,“事实证明,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行星的排列非常不寻常。”科学家疑惑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行星排列不寻常?难道是受了高级智慧生命的影响吗?因为只有更高级别的核爆炸才能将巨大的行星炸碎,才能改变行星的位置。也就是说,从这么多行星状态的改变,人们看到了可能有智慧生命的参与而造成的影响。

一些大胆的学者相信远古时代,其它星球上也都存在着高度的文明,并发展出了杀伤力比我们现在的核武器更强大数千倍的超核武器,由于种种原因,引发了太阳系内的星球大战。结果火星由于核战摧毁了大气层;金星由于核战引发内部火山喷发,导致大气层温室效应,而蒸干了表面的水;而马尔戴克星很可能由于核战被炸毁,只留下残骸,还有离我们遥远的柯伊柏带散落的矮行星们,也有可能是被核武器炸毁的行星遗体。

这就是太阳系“行星大爆炸和宇宙战争”假说。

该假说不仅能够说明陨石出现的原因,还能解释它们的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

**有迹象表明,它们中的一部分在很久以前曾经迅速熔化过,似乎受到了某种巨大的爆炸放热现象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受到了震荡,有的则呈现严重烧焦的状态。**一些陨石的特点说明它们是在某种高温或高压的环境中形成的,比如一颗大行星的内部。例如,人们常会在陨石中发现细小的钻石颗粒,这是它们曾经受到巨大能量影响的确证。传统理论认为,这些能量可能来自附近的一颗超新星

另外,那些没有大气层环绕的天体,“位于外层太阳系,表面覆盖着一层颜色非常深的物质,也许是爆炸留下的碳化物”。而且,海王星的某些卫星就处于洛希极限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潮汐应力会把正在形成的天体扯碎”。请注意一下这里提到的“潮汐应力”,后文我们要用到这个关键概念。这说明,在现有的轨道附近,那些所谓的“小型卫星”是无法自动形成的,它们是被行星引力俘获过来的,“行星大爆炸假说解释了这一现象的自然成因”

至于某些陨石里面为什么会出现钻石等许多不寻常的特性,都可以借助行星大爆炸假说予以解释。实际上,这些特性的存在,已经使得一些天文学家提议,采用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新奇设想来解释它们形成的原因,例如,由于行星爆炸引起的突然震荡或者高压高热环境等条件导致了陨石的形成,而不是“空间碰撞”或者“大气层进入”过程,或天体表面受到撞击”引起的。但是,确实存在一颗没有受到震荡的陨石,名叫阿比(Abee),上述现象似乎均无法解释它的形成。另外,人们在地球的K/T界线(形成于约6500万年前,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地层之间,有一层富 含铱元素的黏土层,名为K/T界线,英文为 K/T geological boundary),发现了钻石,它们“被确定为来自外太空”,因此并不是受到地球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但是爆炸假说也解释了另一项不寻常的特点。冯·范兰登做了如下描述:

小行星在轨道根数的分布上表现出“经历过爆炸的特征”。在轨道上运行时发生爆炸的地球人造卫星,通过研究它们的碎片发现,其轨道根数“a”(半长轴)、“e”(偏心距)和“”(倾角)之间的关系就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后来,人们发现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也符合这些特点。

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这类小行星中的一部分会拥有自己的卫星,即“潮汐应力和碰撞能够使大多数小行星的卫星化为乌有,这个过程远比太阳系存在的历史要短,但是仍需要超过几百万年的时间”。换言之,引发小行星带的形成(某些小行星拥有更小的卫星)的那次事件,一定发生在相对“晚近”的时期,如最近的几百万年内。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对于行星大爆炸和宇宙战争假说的发展而言,这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当奥伯斯第一次用行星大爆炸假说来解释小行星的存在时,拉格朗日很快发现了该假说的一个甚至更为有趣的地方:它不仅足以说明彗星为什么有着狭长的轨道和漫长的轨道周期,还能充分解释彗星的起源。而且,还可以解释彗星的另一项奇怪特征,该特点是人们以前从未观察到的:当代天文学理论认为,大部分彗星都来自太阳系以外,比冥王星离太阳还要远。我们可以设想存在一类沿着双曲线轨道运动的彗星,它们只进入太阳系一次,然后离开,只有一次,永不复返。然而,人们从没有实际观测到这样的彗星轨道。

这涉及目前标准的天文学理论中对彗星源区的预测,即所谓的“奥尔特云”理论及其推论。奥尔特云是当代天文学接受的彗星源区的标准模型,这里的“云”是指位于冥王星轨道以外很远的一处布满了“太空碎片”的区域,处于太阳系的边缘。人们认为,在这个距离内,这些碎片能够为经过这里的恒星的引力所影响,成为我们观测到的沿着奇怪轨道运转的彗星。但是,这个理论还意味着某些彗星是被恒星引力“踢”进上文描述的双曲线轨道的,所以,“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如果彗星能够受到过往恒星的影响,那么至少每个世纪都应该出现少量的彗星”。但是,据我们所知,彗星离开后还会回来,它们像反复出现的害虫一样,每隔几十年就重新造访,或者在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偶尔露面。重点在于,彗星还会回来,因此它们的轨道应该具有特定的规律和模式,这是奥尔特云模型所难以预测的。

于是,科学界人士迅速对该模型的漏洞进行了补充:

为了使难度最小化,我们可以假设来自奥尔特云的彗星在行星区域(某行星轨道以内的区域)和奥尔特云之间形成了一个假想的“内部核心”」实际上我们没有观测到存在这么一个区域一只是理论上的设想而已。然后假设存在一个“柯伊伯带”,其中的彗星沿着接近于环形的轨道运转,这些彗星对内部核心进行补充,其轨道位于其他行星的轨道平面附近,始于海王星轨道外围,人们认为海王星是宇宙早期太阳星云的残余。同样,也没有观测数据可以证明存在这样的区域,无论进行过多少次密集的搜寻…

因此,冯·范兰登在1978年重新提出并修改了行星大爆炸假说,因为将行星爆炸假设为彗星的起源可以“先验地”解释观察到的碎片特征。而且,新理论认为发生爆炸的行星就是彗星的起源,它的母体“位于或靠近目前的小行星带”,而且爆炸事件应该发生在“相对不算遥远的过去”。

这样的理论比想象中的“奥尔特云”及其“修正理论”柯伊伯带等纸上谈兵更能说得通。如果奥尔特云理论言之成理,那么组成它的“碎片云”必须“体积庞大,才能产生我们观察到的少量彗星,因为要使任何彗星出现在可观测到的范围内的成功几率非常低”。总之,根据彗星起源于几百万年前太阳系内部的一次爆炸的假设,可以做出许多非常确切的预测:例如,存在一类尚未返回太阳系的(新)彗星;它们的远日,点距离很长,呈现集中分布;它们会以特定的偏转角度沿着特定的方向出现在天球上;轨道的数量会逐渐减少为一条并趋近于太阳;距离和方向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其他若干特性。

因此,行星大爆炸假说是唯一有希望取代奥尔特云的切实可行的理论。奥尔特云理论需要存在一团难以置信的碎片云来支持其正确性,而且需要超过上万亿颗的彗星在离太阳1000倍于冥王星到太阳距离的地方围绕太阳运转,如此偏远的位置才能导致经过的恒星会时常穿过这片云团。标准的奥尔特云理论无法正确推测组成并补充这片云团的彗星来自何方,而“如果它们来自假想中的‘柯伊伯带’,则意味着奥尔特云的彗星数量应该在很久以前就因受到过往恒星、银河潮汐以及太阳的影响而减少了,除非这些彗星是新近形成的”。

太阳系中,还有其他一些奇怪的现象可以用行星大爆炸假说来解释。

其中之一就是在地球的卫星一月亮上观察到的奇怪的半球不对称现象,还有月球上那些“质量密集”的区域,即著名的“质量密集区”(mascon)。详细解释如下:月球的不对称可能是由于爆炸导致的。所有黑暗的“月海”所在的那个半球正对着地球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月球吸积的额外质量(表现为“质量密集区”一月海下方聚集着高密度的物质,实际上是熔岩流)可能导致月球的方向变化,最终使得它“比较重的一面”脸朝下。

不过,还有另一个奇怪现象,即火星的卫星“火卫一”将会“在大约3000到4000万年内”消融在火星的大气层中,如果火卫一是在大约“320万年前”形成的,那么就可以用假说来解释该现象。我们之前提到过“320万年前”这个时间标志,这也是“消失的行星”发生爆炸的时刻,该时间点将在后文的讨论中愈加显示其重要性。

关于这个时间点,有一条不那么严密的进一步证据:火星上氢和氘的比率表明,这颗红色的星球上“原本储量丰富的流动水在过去的10到10年的时间里消失殆尽”,即火星在10万到1000万年前失去了它上面的水,这也许意味着在320万年前发生那起事件时,火星上可能还有水。不过,另外一条不严密的进一步证据显示,320万年前这个基准点是由木星及其巨大的质量决定的

对小行星带而言,木星的质量“不足以干扰一颗正常行星的形成”,但是足以“带走行星爆炸后产生的所有没能逃逸出太阳系的物质”。木星的高热环境甚至“可能说明该行星吸积了一定的近期产生的物质”最初,有关彗星轨道的大量证据,特别是数学和统计等方面的资料,使冯·范兰登认为消失的行星是在大约320万年前爆炸的。他用充满暗示的词语描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让我们回到300万年前。在地球上,恐龙早就灭绝了,陆生动物中的灵长类开始兴起,人类最早的祖先刚刚出现。太阳系的其他地方与我们所知的20世纪相比则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仅有一项例外: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多了一颗行星,它比木星以外的任何行星都大,其亮度足以让我们白天在地球上看到它,到了晚上,这颗行星的明亮程度更是使其成为夜空的主宰。
突然,它爆炸了!就像太阳系中的新星,它持续地发光,直到亮度超过了太阳。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碎片被高速抛向四面八方,进入太空。不过,爆炸的影响范围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波及地球。早期的人类会看到一种怎样的景象啊!天空熊熊燃烧,流星纷然落下,夜以继日,持续数月之久。如同冯·范兰登指出的那样,这一事件及其对地球和观察者们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它对地球的地理和气候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就在同一时期,大约300万年前,本来在地球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类赤道气候结束了,突然变为“持续300多万年的一连串的冰川期”。我们无法从传统理论得知这种突然变化的原因,“行星爆炸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也许是罪魁祸首”。确实,涌入地球的水蒸气中也许还包括了很多的“碎片”和“尘埃”,它们可能具有改变大气和气候条件的能力。

那么,对于“消失的行星”,我们又知道些什么呢?“欧文登的力学计算说明,有一颗体积庞大的行星,也许有土星那么大,消失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空隙里,就在这儿发现了小行星带”。由于彗星和小行星的含水量也是20%,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1.该行星很大,几乎与土星或天王星相当。

2.该行星是固态的,因为那些含有钻石等碳化物的小行星似乎是它爆炸后的碎片。

3.该行星非常可能含有水,因为火星的整个南半球存在发生过大规模洪水且后来消失的印迹。

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如果这颗行星上也出现过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生物,那么它们的身材可能比人类大得多,只有更大的骨架和肌肉结构才能适应更大的重力。简言之,根据现代人类的标准,这种生物可以算作巨人。因此,如果能够找到任何这种生物的残骸,证明它们确实来自这样一颗星球,那么就能进一步证明—一虽然不够精确——消失的行星曾经存在过。

不过,让我们暂时回到冯·范兰登的假说,看看它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范兰登本人在解释其理论时遇到过的。

天文和地质之间的矛盾

我们注意到,在初期构想中,冯·范兰登提出行星的爆炸发生在大约320万年前,但是,这也引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矛盾——天文学和地质学。冯·范兰登首先发现并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难度:这样一次大爆炸,应该在太阳系内留下普遍的证据。当然,证据确实存在,然而地球上却鲜有支持发生在320万年前的大爆炸的地质学记录地质资料只能证明那个阶段出现过一系列的冰川期,之前是一段持续很长时间的热带气候。而人类的历史大约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大爆炸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生成一个积碳地层、大量铱元素、受到震荡影响的石英、多次冲击形成的陨石坑、细小的熔融石和细小的钻石组成的岩层、强烈的火山爆发、大气和海洋的变化、一场蔓延全球的火灾、物种的大规模灭绝等巨大的改变。我们在地质资料中也能找到多处类似的记录,但是,目前的地质年代学研究没有发现在300万年前左右出现过这类现象。令人注目的是,这些特点都存在于6500万年前形成的白垩纪与第三纪(K/T)的地层之间的界线上,那时恐龙和其他许多物种已经开始灭绝。除了时间不同,天文学证据和地质学记录基本吻合。

换言之,天文学和地质学都证实发生过大爆炸这样的事件,但是在事件发生的时间上却有极为不同的主张。冯·范兰登对于这一难题的初次调和值得我们详加描述:

根据奥卡姆剃刀定律,对于事件的判定,天文学和地质学两方面应该达成一致,这自然会使我们猜想地质学的时间尺度(它是以放射性年代测定法、地层学、地磁倒转、海底扩张以及其他一些技术为基础的)可能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例如,用放射性技术测定的一块成形于6500万年前的岩石,也许确实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但有可能到了300万年前才沉积到我们发现的地层中。或许爆炸产生的辐射歪曲了岩石的同位素年龄。根据这些猜想,地质学家应该考虑到像行星爆炸这样涉及巨大能量和辐射的事件会给地质年代确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有可能,应该找出一种校准“地质时钟”的方法。已经存在的特定线索,如花岗岩中的神秘钋晕环(如果地质编年正确的话,就不会存在),也许说明已被接受的地质测年结果有进一步修正的必要。

冯·范兰登对天文学和地质学测年之争的初次调和结果表明,必须以天文学理论为基础,对地质学编年进行调整,才能够解释放射性测年结果与事件影响本身的相悖之处。冯·范兰登不得不重新阐述自己的假说,以便解释上述时间方面的不一致以及最新出现的一类不足以支持原理论的证据:

与K/T界线有关的大量地质异常现象和预测的行星爆炸结果非常吻合,特别是从全局特性而言。但是,对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测定结果(大约为6500万年以前)以及一次更具毁灭性的事件的记录(发生于2500万年前)和已经确定的太阳系行星爆炸的时间一320万年前一严重不符。某些陨石来自一颗化学组成上分化的星体,其余的则来自一颗没有分化的星体。来自外太阳系的新发现有力地暗示在海王星以外的区域存在第二个小行星带。甚至主带小行星的化学组成都可以分成两类。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也有若千不同的分类。这些和其他数据虽然仍旧支持行星大爆炸理论,但它们也说明爆炸事件不止发生过一次。

于是我们引入了多次行星爆炸假说,并得出结论:

最近的一次能够确定的行星爆炸事件——也是彗星的起源发生在320万年前,这是一次中度爆炸,发生爆炸的天体也许只有月球那么大。爆炸生成的彗星只能在轨道(能够将它们带到可观测范围内)上存在不到1000万年,所以更早发生的爆炸一即使发生爆炸的是大型天体一只能留下小行星、陨石和地质方面的证据。

因此,就事件发生的时间而言,天文学和地质学结论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以致无法按照范兰登原本提出的理论进行解决或调和,他本人也承认:

多种独立的测定方法都证实了(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KT界线放射性地质测年结果的正确性,因此使用该方法测定年代不存在准确性方面的问题。我认为爆炸产生的辐射可能歪曲了岩石的同位素年龄。但是,也难以设想现实中存在分别位于K/T界线以上和以下的两个地层,最近距离目前地表5千米,靠近地表处的同位素年龄为零,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到了比K/T界线更深的地方可以达到上千万年。所以,我考虑到,也许符合放射性测年结果的所有岩石都来自爆炸的行星,它们只是与大量的地球惰性物质混在了一起而已。不过,人们实际并没有观测到假想场景中K/T界线存在连续的同位素年龄分布的现象。

作为冯·范兰登最初的和修改后的“行星大爆炸假说”的关键证据,火星无疑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爆炸假说成为火星突遭大规模洪水侵袭的唯一合理解释。确实,正如我在其他地方指出的那样,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火星上的地质证据最有说服力地表明,曾经发生过《旧约》和其他古代传说中描述的大洪水。火星两大半球截然不同的现状恰恰呼应了假说中“一个半球可能遭受严重毁损,另一半球却几乎不受爆炸影响”的提法。

究竟发生了什么类型的战争呢?行星爆炸包含哪些类型的物理现象?为了引发这样的物理现象,需要制造何种武器?显然,炸毁一颗行星需要巨大的能量。冯·范兰登在两段不太可信的论述中指出:

G.弗舒尔近期对星际氢云的整体分布情况所作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星际云呈现电子流细丝般的物质状态(可能是由超新星爆炸导致的),非常年轻,与太阳的距离为100秒差距。这一惊人的结论说明太喵系中发生过行星爆炸。

上述细丝状物质非常接近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假想的,存在于强大的星系际电流中的带电等离子体电子流。能量如此巨大,说明它不仅能在行星表面留下斑痕并烧焦它们,还具有炸毁行星的物理潜能。

但是,太阳系中是否存在这种巨大的电能呢?

冯·范兰登指出存在如下证据:

火星上的迹象显示,在短期内这颗星球上曾经存在大量的水,足以导致江河和沟壑的形成,当然现在看来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月球和火星表面蜿蜒的峡谷几乎就是水流冲蚀的确证,而且,因为峡谷上没有叠加的陨石坑,所以可以判定冲蚀是在近期发生的。峡谷也不可能是熔岩流造成的,因为它们不会偏离熔岩流的源头,而且,熔岩等任何其他备选物质都不会赋予峡谷蜿蜒的走势。不过,火星和月球上的某些峡谷并非水流造成,而是巨大电能的杰作,说明这种能量具有在行星表面造成大面积破坏的物理潜能,以及作为武器的潜质。最重要的是,人类能够觉察到它的存在,从而使某种更深层次的物理现象浮出水面,而它也许具有炸毁整个行星的能力。


冯·范兰登博士很厉害,帮我确定了梦境中星际战争的具体时间,至于他所解决不了的“天文和地质之间的矛盾”,这完全不怪他,谁能想到这种星际大灾难,竟然可以被抗下来,地球是被保护起来的,而且还有更高层的力量介入其中,下面就由我来补齐缺失的那一部分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