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1. 巴以冲突之哈马斯背后有高人系列一:台前的博弈
  2. 巴以冲突之哈马斯背后有高人系列二:幕后的博弈
  3. 巴以冲突之哈马斯背后有高人系列三:中东大和解与大联合计划
  4. 巴以冲突之哈马斯背后有高人系列四:记录一次漂亮的中美外交阻击战
  5. 巴以冲突之哈马斯背后有高人系列五:战前动员和等待时机
  6. 巴以冲突之哈马斯背后有高人系列六:当今世界形势和事件历史定位
  7. 巴以冲突之未来展望与局势推演

哈马斯背后的棋手是谁

以身为棋,胜天半子,落子无悔

以色列只是台前打手,美国才是幕后黑手。如果本次巴以冲突能让全世界人民都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那就是为以色列的疯狂杀戮站台、撑腰、打掩护。表面上是以色列在为非作歹,实际上是美国在祸乱全世界。所以,现实的战争盘算就必须确保美国介入的力量能被有效地对冲和牵制。

毕竟有“赎罪日战争”(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失败的前车之鉴,联军都已经让以色列差点亡国了,还是被美国救了回来。其中,苏联的不支持和阿拉伯国家联军自身的拉胯尤为关键,最终绝望之下导致埃及跳反,倒向美国。

美国能够在70年代以后成为巴以的仲裁者的核心原因还是1973年对以色列的大规模军事援助以及和苏联在地中海的武装对峙。这让中东认识到,在美国的支持下,单凭他们,消灭以色列是没有希望的。于是以埃及为首,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中东国家逐步停止了对以色列的战争准备。

所以,针对以色列的局势成立要有两个大前提:需要有能够对抗美西方的大国势力的介入和支持,以及需要中东国家自己团结联合起来

而且考虑到美国和以色列之间有着超越一般盟友的特别关系,棋手最终算计的就是美国。当然,这就涉及更大的棋局了,此处暂时按下不表。

如今的局面,并不仅仅是由一方的预判所造成的效果,更可能是多方秘密商议后博弈出来的奇异点状况。没有人是神仙,可以算无遗漏,都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战略思维其实更像下围棋,每一步棋都要争取最大的可能性,将路走得越来越宽,见招拆招。

在我看来,这个棋局只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他都只是辅助。一个是棋子,另一个是棋手。我不确定是谁先找上谁,提出的合作计划,共同戳破天龙人所塑造的“虚假认知之幕”。

这个棋子身陷绝境,陷入死局中,苟延残喘,勉强度日,没有安全无自由和尊严,无法反抗也无力反抗,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这种极度无力的绝望感压抑无比,它拼命地挣扎着,忍耐着,观察和思考,如何打败敌人,如何开辟一条生路。多年的斗争经验让它对敌人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了如指掌,默默准备着致命的武器,等待着一个绝佳的时机。它面对的是一个玲珑棋局,惟有向死而生,把自己填进去才能破局,用人命来换取未来,这就是弱者的命运,“只有以身作棋,方可胜天半子”,将强加于自己身上的命运推翻,也是作为棋子的觉悟。

至于这个棋手,会是伊朗吗?

虽然哈马斯用的是伊朗制造的小摩托无人机(“燕子-2”),但我不认为是伊朗,他的无人机技术哪来的,大家都知道,而且他还到不了合成化军队的门槛,毕竟这玩意很花钱,全球真正具备完全合成化作战能力的军队一只巴掌也能数得过来,至于合成化军队编制小型化(营团一级)或定制化改造的,只有G2。当然,军事素质这个说不准,正如抗美援朝时,没人会想到志愿军能在如此条件下和美军打成平手,堪称那个时代的轻步兵巅峰。

另一方面,考虑到情报保密工作的严谨性,不太相信是伊朗,毕竟被渗透成筛子了,伊朗可以提供点武器、资金、训练等,完整的计划全局应该是不知情的,具体的执行人(包括中间环节)不一定会知道全局的计划和最终的目的。虽然哈马斯宣称此次袭击得到了伊朗的直接支持,虽然伊朗确实是目前以色列最主要的敌人,虽然伊朗确实跟以色列不死不休,虽然袭击发生后,伊朗第一时间跳出来支持,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有杀父仇夺妻恨,而伊朗的死对头美国,却跳了出来,主动帮伊朗“辟谣”。

最关键的就在于,伊朗不足以为行动兜底压阵(非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也不足以为计划填补漏洞(无法堵死埃及等邻国接收巴难民的可能),更不足以团结中东国家(毕竟是什叶派),更不足以解决以色列背后的美国。行动针对的是以色列,以色列的报复是预料之中的,如果不能彻底解决以巴问题,那么执行自杀式突袭的革命者和忍受残酷报复的民众岂不是白白牺牲了,以色列一定会趁机铲除加沙地区,那样的话,巴勒斯坦就真的消失了。机会只有一次,伊朗的份量不足以让哈马斯愿意做下如此豪赌。

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分量足够(能抗衡美国),看似在局外,关键时能说的上话(这是政治舆论战,最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能让安理会将事件被定性为恐怖袭击),能够推动局势走向正确方向,同时修补各种可能的漏洞(需要大国外交阻击),有兜底压阵的能力,并且计划最终的成果能为合作双方都带来利益的角色,最关键的是信任,生死相托,必然需要长期观察其是否真愿意为巴勒斯坦发声,愿意主持正义和公道(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没有任何私利),既然所求为公道,那么这个角色自然不能与接下来的巴以冲突有任何牵连,也找不到任何证据,有这个条件和能力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

谁开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主导。若真无人执棋,谁能与西方设下的死局对弈。棋手会选择棋子,棋子又未尝不能选择棋手,这个世界毕竟是实力决定一切,棋手就那么几位,但这么好的棋子也不多,选择并不难。

这盘棋妙就妙在找不到任何棋手与棋子的关联证据,只能通过时间上的巧合默契、相关事件上的步骤顺序、局势角色上的必要安排,以及最终的目标一致和长期利益得失,来确认双方确实存在配合性动作。若人谋为之,气魄可赞;若天意使然,苍天有眼。

相似的经历,加上相同的敌人,物伤其类,感同深受,算的上志同道合,”来吧,一起来扯掉这个虚假的天幕,推翻天龙人的统治,争取民族的自由与解放“。

有人说背后棋手是俄罗斯,因为他是直接受益者。

拜托,2年多之前,俄罗斯忙于准备战争,那时毛子都不觉得自己会陷入泥潭,更何况巴以问题,俄罗斯是说不上话的,有一部分是苏联的锅,他们不会再相信俄国人,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俄国本就正处于战争之中,没那个立场说话,其他国家也没人信服,人家只会认为你是想转移火力,好借机脱身。事实证明,就在10月7日当晚,曾经因瓦格纳事件紧急飞往东方某国的俄罗斯副外长再度紧急飞向东方,一脸懵逼的俄罗斯代表去了解情况来了。

其实俄罗斯正忙着反攻,真要把中国拖下水,最好的切入点是朝鲜,不然你以为抗美援朝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普金会可不是简单的交易,明面上俄罗斯向朝鲜提供黑海粮食、能源矿产、火箭卫星技术,换曹县的钢铁军工和轻工业产品, 摆出一副准备好打持久战的样子,80后还是太年轻, 被人拉上船了, 美国如果想从乌克兰战争中脱身,将重点转移至东亚搞中国,动朝鲜岂不是最好的选择, 一箭双雕。

说白了,如今想和美国对抗,必须要有中国的支持。那作为如今的中国愿不愿意支持呢?

中国对介入巴以冲突的意愿与考量

中国的表态

之前俄乌冲突,我们表面上一直是车轱辘话,从不公开站队,但这次直接强硬表态,底线就是退回去,这个退可不是回到战前状态,而是回到1967年的“两国方案”,巴勒斯坦必须独立建国。

这次我们的提议不是停战,而是彻底解决问题,推动两国方案的彻底落实,一劳永逸的解决巴以矛盾。也就是说,等同于要求以色列要撤出所有的定居点,并且将所有占领规定两国方案中的土地都还给巴勒斯坦,这是以色列不可能接受的,毫无疑问我们是明确的站队巴勒斯坦了。这是破天荒的事情,意味着中国在中东最敏感的问题上,不再是当和事佬或者旁观者了,这比俄乌冲突的表态要明确的多,也是第一次在重大地缘热点问题上拉起自己的队伍,与美西方分庭抗礼了。

这毫无疑问是给阿拉伯世界一颗定心丸,因为这意味着我国不会坐视以色列的疯狂,而是一定会为阿拉伯世界提供一系列有力支持,不再会让阿拉伯世界陷入前五次中东战争那样几乎孤军奋战的境地。(当时苏联的支持与美国相比,差太多了)

这种表态也让西方(特别是以色列)大失所望,也大为震惊。当然,这是他们对我国的外交逻辑并不理解所致。

中国的外交逻辑

西方世界的外交逻辑是选边站队,党同伐异,他们太擅长制造和设置政治议题,占据道德高地、塑造话语生态,玩弄话术,颠倒黑白,喜欢垄断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政治范畴的定义权,斗争的焦点是“谁更有资格、更有权力说话”,“谁在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这种话语权的争夺,直观地体现在思想、内容的交流和交锋上,最终决定于国力的强弱、力量的大小。所谓实力原则,通俗解释就是,一个国家有了实力,你的原则才会被人尊重,你的利益才能得到捍卫,你的话语才会有人听。在美西方操控的国际体系中,那些处于话语边缘的国家,是没有资格参与全球治理的,在国际事务中也无所谓话语权。

所谓“Might is right”(强权即公理),“拿实力来说话”,“弱国无外交”,“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本质上就是话语霸权,讲的是实力原则,“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 这在中国叫指鹿为马,但在西方就是“从实力和地位出发”,“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毕竟搞宗教文明起家,西方玩这一套是天生自带的技能,唯一比他们还强的恐怕就是印度了,印度可是集宗教之大成的世界第一宗教大国,嘴炮火力Max,油管五常,互联网上的超级大国,神秘的东方大国,摩托车杂技表演专家,迷之自信的自恋狂魔,不可思议之人……(龙妈式头衔全称)…… 只是印度太弱,

中国的外交逻辑则是真理原则、道义原则,以理服人,以德化人,关乎着话语的是非、对错,关乎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关乎话语的正义立场、意义世界,关乎说的是不是好,话语理论需要具有对现实的强大解释力,并能提供某种成熟的分析框架,话语立场则 需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始终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寻找理想与现实的交集。

中国的外交走的是谦谦君子之路, 所以在政治舆论战争中总是处于下风,人家就是赤裸裸的不要脸了,你能拿它怎么样?这种情况下,只有战斗才是他们能听懂的话语,

真正符合中国外交逻辑且可以遵循的是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其余的多说无益,反正在西方的全球话语霸权和舆论媒体霸权之下,你说什么都是错。

所以对中国来说,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强权为底层逻辑塑造的国际准则”站队其实毫无意义,既不可能获得西方公正的对待,还会在非西方世界中失去“道义和公义”基准。 说白了,中国注定是西方体系下的一个异类, “明明融不进去,还想拼命融入”,那样的话,中国只是第二个俄罗斯或第二个日本而已。

在西方的外交逻辑下,对于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我们的表态是不同的,一个是表面中立,另一个是直接站队,明明这些冲突都与中国无关才对,中国应当至少中立,当然西方舆论依然是压倒性的在质疑“中国没有与XXX人站在一起”。

在中国的外交逻辑上,这些立场是一以贯之的

俄乌冲突双方都有错,俄方错在名,无视国际法,西方错在实,无视安全承诺, 北约继续东扩,所以我们中立,持人道立场,不拱火,倡停火,劝和促谈。

巴以冲突,双方都有平民死伤,但主要是以色列长期的欺压所导致,不能只盯着10月7号的袭击不放,好像之前和之后的问题全然不存在,这是一种选择性的无视,问题其实一直都在那里,只不过是你现在刚刚看到而已,七十多年以来,巴勒斯坦人一直就在那里承受着这种苦难,是时候结束了,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要回归到联合国的1967年的双国方案,巴勒斯坦必须独立建国。

中国应对这种冲突的最佳策略,其实就是基于我们的外交逻辑,不做表面的政治站队判断,而是基于人道主义原则发声,更关注问题本源和历史背景(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冲突),更关注如何彻底解决问题,设身处地地为所在国着想。

所以中国才会赢得所有被压迫的非西方世界的尊敬和信任,而这正是我们在未来可能与西方爆发剧烈冲突之时能争取到的决定性国际力量,也会为“一带一路”奠定基础。


片尾ED:【巴勒斯坦】永世的摇篮 ——以此呼唤巴勒斯坦的和平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94y1L7DR/


但是,我们既然决定为巴勒斯坦主持公道,插手中东局势,那就不得不考虑自身的战略利益,毕竟不能让好人吃亏不是吗,中国最喜欢的是利义兼得。

那我们在此次局势的战略利益是什么?

中美博弈战略转折点: 挺进中东

中美博弈战略分析

还是要从中美大博弈的框架下来分析,美国控制全球的核心框架,只有三个支柱:

  • 在欧洲,是北约。

  • 在东亚,是日美安保条约。

  • 在中东,就是以色列军事威慑下的“石油美元”协议。

俄乌冲突让欧洲与俄罗斯僵持在那里,现在美国想从中脱身,将所有的战略重心移到所谓的印太战略地区,说白了就是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很明显,把乌克兰模式复制到东亚地区,是美国既定的策略,而且不排除直接下场的可能,考虑到代理人战争双方的实力过于悬殊,一个台岛可能不够,那么再加上日本,韩国,菲律宾,甚至是越南等,再不够的话,就是澳大利亚和印度,不过到了这个阶段,美军必然已经下场了。

而对中东的安排就是一怂到底,维持现状。

很有意思的是,美国人似乎觉得把中国搞定了,那么他们所有的问题一切都迎刃而解,但问题在于,中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到你战略转移到东亚,而不对你其他薄弱的地方重拳出击吗?他们为什么觉得我们一定会在这个预设的战场作战?他们不知道有个成语叫“围魏救赵”吗?

对中国来说,台岛问题的关键不就恰恰是美国嘛,只要搞定美国,台岛跑不了,釜底抽薪岂不更好!而搞定美国,就必须从美国的核心利益进行打击,台岛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是美国的战略被我方成功误导了,他们以为我们一定会死磕台岛,才会针对台海局面投入巨大资源,等我们入套,所以才会不断地在台海挑衅,想让我们主动开战。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是无力他顾的,全部力量压往东亚,才留出了其他地方的真空,而我们则趁机集中优势兵力,攻其必救。

台岛问题确实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却是重要不紧急的问题,我们不是为了解放台岛而解放台岛,我们很明白,没有中台关系,只有中美关系,所以怎么对付美国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美国明显想要在台海乃至第一岛链做局时,应该就陷入了误区。他们怎么会认为我们一定要在台岛这一个点上做突破,世界是复杂的,系统的,是相互联系的,头痛可以医脚,脚痛可以医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个战略主动权,必须由我们牢牢把住。

欧洲很远,我们插不上手,其他地方也只能徐徐图之,但中东,我们为什么不能插一手呢?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战略方向,自始至终都是面向西方与东南亚方向。从最早的西部大开发到“一带一路”倡议,再到2025年海南岛封关建立自贸区。中国都是坚定不移的一直在打通往西的贸易、能源通路,而这些其实并不需要台岛。

台岛对我们而言,最大的用处就是一个战略屏障,对我们的海防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收复台岛意味着中国海军将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进出太平洋,直接对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关岛形成军事威胁,不过也仅此而已。现阶段我们需要去主动攻击关岛与澳大利亚吗?

美国除非想要与中国全面开战,否则不会明目张胆的将军队成建制的进驻台岛。而与中国发生全面战争其实并不符合美国利益,并且中国这么多年专注发展反介入战术也让美国没有完全的把握在战时能够在台岛站稳脚步。毕竟台岛离中国太近,离美国太远。

对中国而言,打台岛却不打关岛,不打日本,太亏了,真正的军事战略目标不应该设置为“解决台岛”,而是将美军全部从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驱逐出去,因为整个局势是联动, 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这样就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甚至可能是核战,不好把控,变数较大,王对王,必须留到最后。

“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天下的事,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想这样,偏一下子办不到,等转一圈回来,事情恰又办成了”。这是初代讲的话。

这就是“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道德经有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应该是他们理解不了的吧。

美国的核心优势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他的科技,人才,军事等优势都基于其上,说白了就是有钱,用钱砸出来的优势。不打破美元的地位,很难扭转美国的趋势,也很难击垮美国的霸权。

但若从金融体系出发,去挑战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想以弱攻强是很难的。美元的绝对优势源于石油美元协议,更源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美国在中东的最大战争与军事威慑代理人,就是以色列

对于以色列而言,其建国本身就是美英在中东定下的楔子,其存在就是为了在中东实现制衡。几十年以来,但凡以色列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想和未来几千年的邻居们达成和平协议,最终往往都不得善终。因为它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

历史上以色列是英国在阿拉伯殖民地中建立的犹太国家,将其作为分化阿拉伯世界的抓手。美国则同样继承了这一战略,继续将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战略资产。美国需要一个合适的角色作为火苗让它在中东地区持续的燃烧,因此美国给了以色列大量的武器装备,确保它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但又无法一家独大。

对于美国来说,恰到好处的纷争和战乱状态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战略,执行这样一种战略对美国的决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美国的决策者其实并不具备对这个局面进行系统的、长期稳定的操控能力

另一个方面美国之所以能够实施这种战略,是以阿拉伯国家长期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为前提的。破坏中东地区的大和解,分而治之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美国让以色列在中东强势存在,同时又积极的拉拢沙特、卡特尔等阿拉伯国家, 并利用伊斯兰教的内部分裂, 制造什叶派(伊朗为主)和逊尼派(沙特为主)的对立。

海权的维持,是以削弱陆权为前提来发展海洋贸易全球化的。在英美主导海权的时代,中东地区,在基础框架的设计上,已经注定了会永无宁日。因为只有陆路不通,才有海路的繁荣,进而才会有,基于海权控制力下的国际影响力。巴以冲突只不过是中东乱局的表象,而这才是巴勒斯坦人民痛苦的根源所在。

美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是美帝为金字塔顶端(搞金融和高精尖科技)、欧洲日韩次之(搞高端制造业),亚洲等生产国能源国资源国为劳工(搞低端制造业和挖矿)、非洲拉美其余国家为奴隶的金字塔格局, 是几百年来西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下半场,所谓新自由主义(新殖民主义),与过去上半场赤裸裸的奴隶贸易种族灭绝和血腥统治相区别,但本质不变。

在此格局下,中东必然混乱,反抗也是徒劳的,因为中东各国对抗的是整个全球殖民体系。

中东人民的出路

那么中东人民的出路在哪里?

答案很明显:“丝带之路”(这总不是敏感词吧)。

当巴以冲突进行时,巧合的是“丝带之路”峰会也在召开(2023年10月17日),而“丝带之路”恰恰是“巴以冲突”以及中东乱局的出路(巧合都是巧合)。

只有陆权,才能抗衡海权,只有体系才能对抗体系,要对抗旧有的全球化殖民体系,必须建立新的体系。

“丝带之路”的核心目的就是七个字:“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什么?是由中国牵头,构造新的全球化格局和全球分工贸易体系,从根本上推翻西方霸权塑造的全球化,建立类似“民主共和”制度的新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各主要文明圈平等互利共赢,公平贸易,互不干涉内政,一起赚钱做生意。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中国做的可不是什么缝缝补补,而是推倒重来,从根基上重塑全球经济政治秩序,用新的全球化,取代旧的全球化。

这是当年苏联都做不到的事情,苏联能破不能立,所以苏联对西方的威胁和刺激反而巩固了西方霸权塑造的经济政治秩序,相当于给人家测试漏洞。

当年,初代为什么反对苏联赫鲁晓夫的“和平竞争”路线,就是因为红色革命的力量之源,就是源于帝国主义的压迫,每一个被压迫者都渴望着自由和解放,这是天然的道义制高点,所以当时共产主义阵营最好的策略就是发动群众,武装斗争,这是一种釜底抽薪,打破资本的积累过程。

一旦走“和平竞争”路线,共产主义阵营不但会丧失自己道义制高点的优势(不搞革命输出,不去解放世界),反而会转过头压榨自己的民众(霸权竞争),必然会变成另一种帝国主义(修正主义)。

更何况,比竞争比建设比发展,苏联必输,毕竟人家有先发优势,人家有大量的殖民地,占有的资源都比你多,资本主义本身就是讲究效率(而共产主义强调的是公平),你怎么比得过?苏联模式就是一种战争模式,一个法师不走远程施法的路子,反而跟人家近身搏斗,你不死谁死?

今时不同往日,中国走“和平竞争”路线,从经济基础开始,逐步但深刻彻底的改变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其前提就是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工业规模要高于西方。对西方而言,这就是中国比苏联更具有致命性威胁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世界工厂,可以给全世界输出道路交通、互联网通信、金融支付等基础建设和工业制造能力,进而建立由各国共同协作形成的世界安全新秩序,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由美国独家垄断全球安全秩序和公共服务(进而带来美元垄断和腐败),这就是中国给出的解决方案。

而从中东地区格局层面看,中国推进“丝带之路”建设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整合这样一个破碎的中东,如何在各派力量(尤其是沙特阵营和伊朗阵营)之间进行平衡,阵营的分化和对立,势必会给“丝带之路”建设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还要注意美以的战略猜忌和搅局。

所以,应该如何避免这个风险呢?这就涉及到这个局的另一个前提,中东国家的团结联合应该如何实现的问题